• 云顶集团(中国)

    透皮阿维 知名品牌 用阿维 选透皮

    2022-04-20

    一、阿维菌素简介

    阿维菌素是一种广谱的杀虫、杀螨剂,在各种作物上的扩展应用日益广泛,如:螨(红蜘蛛)、锈壁虱、梨木虱、卷叶螟、二三化螟、斑潜蝇、福寿螺、线虫等。

    阿维菌素不仅杀虫谱广,还可与虫螨腈、茚虫威以及各种杀螨剂(联苯肼酯、乙螨唑、矿物油、乙唑螨腈)共同使用,协同增效,增效作用优异。 

    全国范围内有机磷等产品禁用,阿维菌素未来市场地位日益突出。

    二、透皮阿维的品牌优势

    1.8%、3.2%、5%、10%含量全覆盖,登记靶标优异。

    透皮阿维是全国制剂销量最大的阿维,陆续在六年荣获山东省十大农药名牌产品,荣获江苏省、湖南省2016年、2017年最受消费者欢迎农药品牌。

    三、透皮阿维的产品优势

    优异的制剂加工水平:

    阿维制剂加工面临稳定性差,遇光分解快,附着性差、滞留量低的难点。

    云顶集团(中国)公司在制剂的物理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,特别是在制剂的功效性、紫外稳定性、靶标表面活性的研究和应用上处于国内的领先水平。

    透皮阿维在黏附功、附着力、渗透性、展着性上显著优于常规技术,在制剂加工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。

    四、透皮阿维的产品特点

    济南云顶集团(中国)注重制剂的展着性、渗透性、粘附功、滞留量等影响功效性的重要指标,透皮阿维加工工艺先进、助剂技术精良、产品功效强劲。

    1.高活性:100%B1a组分,杀虫、杀螨活性更高。

    2.低抗性:添加云顶集团(中国)专用消抗剂,抗性开展缓慢。

    3.粘得牢:叶片展着性好、着药量大,在叶片上的粘附功指数高,药液利用率大大提高。

    4.透得快:添加云顶集团(中国)透皮素,渗透性及层移活性好,能快速穿透叶表皮,进入叶片组织。

    5.抗光解:添加GFJ抗紫外光解因子,抗氧化,不易光解。

    五、透皮阿维的应用技术

    水稻

    1、防治水稻钻心虫:

    ①亩用5%透皮阿维200ml或10%透皮阿维100ml,均匀喷雾,抗性地区适当增加药量及复配其他药剂。

    ②配用云顶集团(中国)一点透,药效更佳。

    ③田间虫口基数较大时,建议7-10天补喷一次。

    2、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:

    ①亩用1.8%透皮阿维200-300ml或3.2%透皮阿维150-200ml,均匀喷雾。

    ②高抗区域和黄金卷叶螟建议与标枪(9%甲维·茚虫威)、打巴(12%甲维·虫螨腈)、云顶集团(中国)3.4%或5.7%甲维盐等成分混配使用,速效性和杀灭率大大提升。

    ③配用云顶集团(中国)一点透,药效更佳。

    3、防治水稻福寿螺:

    亩用1.8%透皮阿维100毫升或3.2%透皮阿维50-80ml,粗水喷施,半小时死虫率95%以上。

    果树

    1、防治柑橘红蜘蛛、锈壁虱:

    ①透皮阿维对于红蜘蛛、锈壁虱均有良好的防效,1.8%透皮阿维稀释1000倍,3.2%透皮阿维稀释1500倍或5%透皮阿维稀释2000-3000倍。透皮阿维与红群(5%虱螨脲SC)复配,对锈壁虱特效。

    ②抗性较重的区域可与其他成分(乙螨唑、螺螨酯、氟啶胺、联苯肼酯)复配使用,增效明显。复配透皮阿维,大大提升杀螨剂的速效性,高效杀灭。

    2、防治梨树梨木虱:

    ①3.2%透皮阿维稀释1000-1500倍或5%透皮阿维稀释2000-2500倍,均匀喷雾。

    ②为破除梨木虱蜡质层,混合一点透施用,药效更好。

    ③抗性较重区域建议透皮阿维与螺虫乙酯、噻虫胺等成分混配使用,速效性更快,显著增强药效。

    其他作物

    1、防治大姜根结线虫(癞皮病):

    ①定植后一个月亩用1.8%透皮阿维1000ml随水冲施,严重地块可选择5%透皮阿维或10%透皮阿维,亩用1000ml随水冲施。

    ②15-20天后再冲施一次,一般发生地块整个生长期使用3次,严重地块使用4-6次。

    ③阿维菌素与噻唑膦作用机理不同,药效互补,建议阿维菌素与噻唑膦或极丁线V混合使用或轮换使用。

    2、防治小麦、棉花等作物的红蜘蛛 :

    1.8%透皮阿维稀释1500-2000倍或3.2%透皮阿维稀释2000-2500倍,叶面均匀喷雾。


    六、农户推荐

    透皮出击,所向披靡,点击上图观看农户反馈


    联系云顶集团(中国)

    济南市历城区唐冶西路868号山东创意产业园33-1号楼2106室

    400-616-6697

    zk@gdyle.com

    扫一扫查看手机站

    济南云顶集团(中国)绿色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鲁ICP备20015668号 战略合作:共赢传媒